- Dec 29 Fri 2023 19:25
三寸氣-道學用語
- Dec 20 Wed 2023 09:40
本覺本有,不覺本無-佛學用語
- Dec 20 Wed 2023 09:27
見境生心-觀音鸞訓
- Dec 13 Wed 2023 10:16
末法-佛學用語
【末法】-佛學用語
佛法是在佛入滅後一千年傳到我們中國的,所以佛法傳到我們中國是在像法二千年的時期,佛法是在漢朝漢明帝時傳入中國,從那時開始就是像法一千年,到了唐朝仍然是在像法期中,到了宋朝就開始是末法一萬年,到了明朝、清朝時早己經是末法了,現在還是在末法的時候。
凡一佛出世,則以其佛為本,立正為本,立正法、像法、末法三期。
一、正法期:正者即證也,佛雖去世而法儀未改,有教有行,有證得果位者,是為正法時期,佛滅度一千年間為正法期。
- Dec 13 Wed 2023 10:11
大智若愚-道學用語
- Dec 08 Fri 2023 11:05
六神無主-道學用語
【六神無主】-道學用語
六神無主:六神乃意、魂、魄、性、靈、元神之合稱,其等無法自主,心神不定,心神不寧,精神狀態不安定。形容心慌意亂,拿不定主意。
另解
六神無主:其六神,道家認為人的心、肺、肝、腎、脾、膽各有神靈主宰,所以稱為六神。形容驚慌著急,沒了主意,不知如何才好。
- Dec 06 Wed 2023 11:57
五欲六塵-佛學用語
【五欲六塵】-佛學用語
一般將奪取生命的惡鬼神稱為“魔”,佛教將“魔”的意義延伸,凡是一切能殺害我們的慧命,不論是來自外界的障礙,或是由自己身心所產生的擾亂,都名之為“魔”,並且常常以“魔障”稱之,以強調它們對聖道的障礙作用。我們在日常修道所遇到的第一重魔障,便是五欲六塵。
欲,指對於特定對象產生希望欲求的精神作用。
五欲指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等五種慾望。《大智度論》説:“五欲無利益,如狗啃骨頭。”又説:“五欲如逆風舉火把,風吹焚自身。”“諸欲樂甚少,憂苦毒甚多,為之失身命,如蛾赴燈火。”這都是説明五欲之於人,為害甚大。
- Dec 06 Wed 2023 11:52
三心四相-佛學用語
【三心四相】-佛學用語
三心就是過去心、現在心、未來心。過去如幻,是空。現在稍縱即逝又馬上成為過去進入未來,也是空。未來如幻如化,仍然是空。
此三心即是壇經所說的三際。三心是既然空,那空性在我們的本性上所起的作用就是空。三心是空,去三心活在當下就是超越了時。
三心了不可得,空無自性,無所得故,應當離,不應生心貪著自性可得,自性空性不可得故,故名離三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