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分類:介紹解說 (46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火宅-佛學用語

火宅.jpg

火宅比喻熾燃著煩惱火焰的輪迴世界。《妙法蓮華經》卷二:「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眾苦充滿,甚可怖畏,常有生老病死憂患,如是等火,熾然不息。」法華經說,三界無安,猶如火宅,意謂三界好像是一所被火燒著的房子一樣,人們住在裡面,苦不堪言。
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末法-佛學用語

末法.jpg

佛法是在佛入滅後一千年傳到我們中國的,所以佛法傳到我們中國是在像法二千年的時期,佛法是在漢朝漢明帝時傳入中國,從那時開始就是像法一千年,到了唐朝仍然是在像法期中,到了宋朝就開始是末法一萬年,到了明朝、清朝時早己經是末法了,現在還是在末法的時候。

凡一佛出世,則以其佛為本,立正為本,立正法像法末法三期。

一、正法期:正者即證也,佛雖去世而法儀未改,有教有行,有證得果位者,是為正法時期,佛滅度一千年間為正法期。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止觀-佛學用語

止觀.jpg

止觀是止息一切妄念,是觀察一切真理。屬於定,屬於慧,止觀就是定慧雙修的意思。所以止觀法門,就是修定慧的法門。
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六通-道學用語

六神通.jpg

六通三乘聖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種,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。前五通各種修煉都可達到,惟漏盡通為佛家的境界,是菩薩定慧力所示現的六種無礙自在妙用。

吾人如能運用『精、氣、神』以修煉,『』可導氣三昧之火,一旦可通玄,前孔通-『天眼通』。天眼一通,三十三天界宇宙浩瀚,大千世界一景一幕皆可明白,後通乃曰:『宿命通』-過去未來前後三世,自己之宿命,乃一目了然。左通曰:『天耳通』-天上天堂、地下至冥界,一動一靜均可聆聽得一清二楚。左邊通曰:『他心通』-無論何人與汝一起,其起心動念不用向汝告之,汝亦能知其思想。上處通曰:『無漏通』,一切世間瑣事盡在汝之掌握中,下處通,貫心田,可展『神足通』心念所至,身靈隨心所欲可達也!此六神通俱足曰:『性通』也。
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真妄一如-佛學用語

真妄一如.jpg

真心和妄心,本來同體,起心動念,則全真成妄,心開念息,則全妄即真,不是妄外面又有個真,妄就恢復真,真就變成妄,真妄是一不是二,所以說真妄一如。
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般若-佛學用語

般若.jpg

般若:華譯為智慧,即通達真理的無上妙慧。指能證悟的智慧。[]佛教認為一切般若智,都是從自性而生,不假外求。
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六塵緣影-佛學用語

六塵緣影.jpg

六塵緣影為自心相』。這個「六塵」就是談到「」,這個用六種我們人身體的器官啊,去感覺到「」,那麼這六個器官呢:「」。那麼就以為,你一切的心的一種反應,是你自己的心,其實也不是的。

六塵緣影如鏡中像,我們看的聽的嗅的嚐的觸的想的做的,這一切都是鏡子裡的影子。我們看鏡子裡的影子的時候,無論對這個影子有什麽感想,有什麽想法,想把這個影子怎麽造作,不管怎麽樣,它終究是影子,不是真實的東西。我們分別就分別鏡子裡的那些影子,這個影子這麽好,那個影子那麽惡,我們就一直不斷的執取抓取,可是不管怎麽樣也沒有真正的執取到什麽,都是一種影子,沒有真實的作用,都是一場空。就像河裡的樹影子,再怎麽析賞,它畢竟不是真實有的;就像河裡的月亮,猴子再怎樣的撈取,到最後也沒有撈取到一絲,因爲根本沒有真實的月亮。

我們接觸的一切境界也是,好像在其中享受到了什麽,其實什麽都沒有享受到,都在和影子打交道。意根指揮六識不斷的作意,不斷的觸,不斷的受,不斷的想,不斷的取著,實際上什麽也沒有執取到,都在和影子打交道,自己也是影子之一,幻法對幻法,有什麽真實可言?可是我們沒辦法跳出來,沒辦法了知這些事實真相,因爲薄福和愚癡。佛世尊憐憫衆生,種種言說譬喻教化衆生,修行戒定慧,剔除遮障,認清事實,世界上實無一法可得,息心除妄想,即見真實相。衆生依佛語,真修行,才能看清影子,回歸自性,得解脫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四大假合-佛學用語

四大假合01.jpg

佛學認為人體是由四大基本物質組成,也就是這四種物質假借因緣相聚成為人體,一旦因緣散滅,這四種物質便各歸其類,所以稱之為假合

人,經由等「四大」因緣和合而成,因此稱「人體四大」,就是:

第一、骨肉毛髮堅硬性如「」:人體的毛、髮、爪、齒、皮、肉、筋、骨是堅硬性的,這是「地大」。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惡道-佛學用語

三惡道.jpg

三惡道又稱三途三惡趣(趨)。是爲三種不善-趨向道,指三種不好的有情出生的處所,其中包含欲界六道畜生道餓鬼道以及地獄道三種惡道,與阿修羅三善道相對。三惡道六道之中環境及果報最惡劣的三種生處,皆因有情於往世之中造作不同差別的惡業為因,導致必須往生該處長時節的時間承受種種苦;更嚴重的果報是:三惡道的眾生一般而言是不能聽聞佛法而修習三無漏學,因而沒有機會能出生解脫惡業輪迴的智慧。若無往昔熏習佛法的智慧,於未來惡報受盡後的後世之中,仍會因再度造作惡業而又下墮三惡道的可能性仍極大,故稱作三惡道

有些特殊的情況,使得可以在三惡道中享樂,但此輩依舊是生前甚多者,如畜生道中的神龍地龍金翅鳥餓鬼道中的夜叉羅剎地方神(佛教觀點中,許多民間俗神屬於有大神通的餓鬼),地獄道中的牛頭馬面等。

餓鬼道: 屬中惡,造下十惡業者及行五惡事者往生於此。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信願行-佛學用語

信願行.jpg

」是修行必須具足的三資糧。

」是要相信人人 佛性,要相信因果,要相信佛法 修行第一個資糧。「《華嚴經》云:『為道元功德母,長養一切諸善法。』「」是我們修行的根本,是一切行門的根本。佛法講:『信滿成佛』。當我們信心達到百分之百,一定可以成佛。」我們學佛修行,一定要斷疑生信,有了信心,就能產生力量。除了相信自己的佛性,還要深信因果。在因地上用功,修善斷惡,老實修行,將來因圓果滿,就能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

是心願、願力,是一種生活意願的嚮往, 修行第二個資糧修行要發願力,而且願要大,心量才會廣大,心量大才能轉識成智,自利利他,成就一切。古人云:「取於法上,僅得為中;取法於中,故為其下。」有了大願,取法乎上,朝著成佛的方向去努力,上求佛道下化眾生。如果取法乎下,可能就什麼都得不到,還要受無窮盡的苦。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六神通-道學用語

六神通.jpg

六通三乘聖者所得到的神通一共有六種,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。前五通各種修煉都可達到,惟漏盡通為佛家的境界,是菩薩定慧力所示現的六種無礙自在妙用。

吾人如能運用『精、氣、神』以修煉,『』可導氣三昧之火,一旦可通玄,前孔通-『天眼通』。天眼一通,三十三天界宇宙浩瀚,大千世界一景一幕皆可明白,後通乃曰:『宿命通』-過去未來前後三世,自己之宿命,乃一目了然。左通曰:『天耳通』-天上天堂、地下至冥界,一動一靜均可聆聽得一清二楚。左邊通曰:『他心通』-無論何人與汝一起,其起心動念不用向汝告之,汝亦能知其思想。上處通曰:『無漏通』,一切世間瑣事盡在汝之掌握中,下處通,貫心田,可展『神足通』心念所至,身靈隨心所欲可達也!此六神通俱足曰:『性通』也。

 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任督二脈-道學用語

任督二脈.jpg

任脈-為大腦左右兩瓣之連結點,在松果體前上方,主管大腦內十條神經腺對應“十天干),其下又分為三十六條神經腺對應“三十六天罡”),司記憶判斷邏輯分析發言辨色說話等功能。大腦並於周身分佈三百八十四條小血管,司動脈靜脈血液輸送的任務。

督脈-位於小腦左右兩瓣之連結點,在四丘體的下方,主管小腦十二條神經腺對應“十二地支),其下再分為七十二條神經對應“七十二地煞”),控制全身神經腺。小腦並於周身分佈二百六十一條神經腺,以脊背為主,司知覺任務。
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寸氣-道學用語

三寸氣.jpg

三寸氣氣入口三寸,猶言一口氣,借指生命,人若沒有了呼吸,則無生命可言。俗曰:「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。」;詩曰:「解接往年三寸氣;還將運動一周天。」三寸氣,指鼻至兩眉中間爲真氣集中點,上丹田祖竅。燈是燈光的集中點,太陽是日光在集中點,三寸氣是真氣的集中點,真氣又名真常,人體三寸氣不在,真常無,軀殼無所作爲,所以萬事皆休。
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本覺本有;不覺本無-佛學用語

本覺本有.jpg

我們本有的覺性,本有的佛性佛性有起智照的作用,能照破無明,我們叫「如如智」;佛性體是空寂的,我們叫「如如理」。是一如的。所以我們稱為本性佛性佛性是我們本來具有的,所以叫「本覺本有」「不覺本無」。不覺就是無明無明本無無明不從因緣而生,因為它無有起處,沒有生它的本因。

本無指一切現象本性空寂。《肇論疏.卷上》:「故方等深經皆云五陰本無。」
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末法-佛學用語

末法.jpg

佛法是在佛入滅後一千年傳到我們中國的,所以佛法傳到我們中國是在像法二千年的時期,佛法是在漢朝漢明帝時傳入中國,從那時開始就是像法一千年,到了唐朝仍然是在像法期中,到了宋朝就開始是末法一萬年,到了明朝、清朝時早己經是末法了,現在還是在末法的時候。

凡一佛出世,則以其佛為本,立正為本,立正法像法末法三期。

一、正法期:正者即證也,佛雖去世而法儀未改,有教有行,有證得果位者,是為正法時期,佛滅度一千年間為正法期。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智若愚-道學用語

大智若愚01.jpg

大智若愚是一句成語,最早出自於·蘇軾《賀歐陽少師致仕啓》。大智若愚指有智慧有才能的人,看起來好像很愚笨;比喻有智慧的人極有涵養,不露鋒芒。

·蘇軾《賀歐陽少師致仕啓》:大勇若怯大智如愚,至貴無軒冕而榮,至仁不導引而壽。”(歐陽少師歐陽修)

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成語大智若愚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六神無主-道學用語

六神無主.jpg

六神無主六神元神之合稱,其等無法自主,心神不定,心神不寧,精神狀態不安定。形容心慌意亂,拿不定主意。

另解

六神無主:其六神,道家認為人的各有神靈主宰,所以稱為六神。形容驚慌著急,沒了主意,不知如何才好。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五欲六塵-佛學用語

五欲六塵03.jpg

一般將奪取生命的惡鬼神稱為,佛教將的意義延伸,凡是一切能殺害我們的慧命,不論是來自外界的障礙,或是由自己身心所產生的擾亂,都名之為,並且常常以魔障稱之,以強調它們對聖道的障礙作用。我們在日常修道所遇到的第一重魔障,便是五欲六塵

,指對於特定對象產生希望欲求的精神作用。

五欲等五種慾望。《大智度論》説:五欲無利益,如狗啃骨頭。又説:五欲如逆風舉火把,風吹焚自身。”“諸欲樂甚少,憂苦毒甚多,為之失身命,如蛾赴燈火。這都是説明五欲之於人,為害甚大。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三心四相-佛學用語

三心四相.jpg

三心就是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。過去如幻,是空。現在稍縱即逝又馬上成為過去進入未來,也是空。未來如幻如化,仍然是空。

三心即是壇經所說的三際三心是既然空,那空性在我們的本性上所起的作用就是空。三心是空,去三心活在當下就是超越了時。

三心了不可得,空無自性,無所得故,應當離,不應生心貪著自性可得,自性空性不可得故,故名離三心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人身三寶-道學用語

人身三寶.jpg

人身有三寶,三寶者,乃指人之「」是也,可謂精氣神即是人之精華精髓生命力三寶具足者,可呈顯出精神飽滿、生命力旺盛,更可保固生命健康且長壽無虞。反之,不懂護身、養生,甚者不惜元氣而縱情縱慾無度者,待三寶耗損衰竭,恐體弱、氣虛,諸病叢生而難以苟活生命。

吾人須知,欲修煉大道,則有賴精氣神,煉三寶以復始,待三寶充盈,可以返老還童,使人常精神奕奕。蓋人之元精不虧,則性命長久;真氣不洩,則元神自生;更須懂得由攝精以固氣守氣以凝神安神以還虛。且能由煉為純陽之體,由化為純真之氣,由還到清靜之虛,如斯三寶不壞,永固性命,但盼人人皆能真知保全三寶之對於修性修命之重要性,而知所安守不渝。

觀「鹿之守精門,龜之守氣息,鶴之守神於靜。」此三者各契合長壽之竅門,以致於皆享天年,可作世人效仿養生護命之借鏡。然人居萬物之靈長,且具有精氣神三寶,倘若能知養氣以凝神,神守玄關,氣養丹田,神定氣守,不使妄念妄識擾心,不使情慾傷神,可長保身健心寧,想活百歲亦無難。無奈世人大多易受「七情六慾」所侵、所耗、所奪。試問自身不顧而迷世情,自性不修而違天命,甚者受六根引生六塵而嗜染不已,上述最是蠱惑身心,沉溺喪志,虛耗精神,久受習染,將斲喪性靈與敗壞身心甚矣。凡修而迷妄於物情慾利、而意亂情迷者,既已干擾精氣神,此心恐難安靜的下來,不靜,與修格格不入,想修,恐亦徒勞無功。

文章標籤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1 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