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觀音鸞訓-『陰陽兩利』

陰陽兩利.jpg

乙巳年閏六月十九期

本堂正主席觀音佛祖降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詩一:

瓜月休鸞按例行,

普渡先靈法會登;

慎終追遠真懺悔,

離苦得樂靈超昇。

詩二:

歲月悠悠似水流,

不覺節氣已立秋;

驀然回首來時路,

空嘆人生苦海遊。

示:歲月如流已立秋,月將臨,吾堂循例賜休乙月,期間尚有「慶讚中元普渡」事宜,及「慶祝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虛大帝萬壽」與「地藏菩薩聖誕」,循例以行即可。

諸子以色身之能,藉法會經懺之無形功德,上感親恩下渡孤魂,受益者十方法界,善靈在聽經受偈之時感悟懺悔,所感深淺均依其程度各歸本位,乃法會之真諦。普渡並非只是香、花、果品之祭拜,而是讓先靈、孤魂有所憑依,在聽經受偈而得薦拔離苦得樂

吾佛亦深期諸子藉法會殊勝所在,法雨經聲流佈十方,洗心滌垢,深入經藏引發智慧如海,真心之表露,透過「」 功德迴向各界善靈,達至陰陽兩利之地。

千經萬典皆為先賢之修徑,將「心法口訣」入於經文中流傳於世,令後世眾生口誦之餘感入於心,以心契經,方能自性顯露,淨圓覺心而達清虛聖境矣!

此示

註:

陰陽兩利:指的是既對陰間有益,也對陽間有益的結果。在道教和民間信仰中,這個概念通常用來描述透過祭祀誦經超度等方式,既能讓已故的祖先或亡靈獲得好處,也能為在世的親人累積功德消災解厄

陰間的利益和對陽間的利益,具體來說,就是透過某種行為,使已故的祖先或亡靈得到超度安寧,同時也使活著的人獲得福報消災解難

陰陽兩利」經常出現在祭祀法會超度等儀式中。例如,在清明節或中元節等時節,人們會透過祭拜祖先、燒紙錢、放焰口等方式,希望讓祖先在陰間獲得好處,同時也祈求祖先保佑家人平安順利。

「陰陽兩利」的意義代表著對祖先的孝道、對亡靈的關懷,以及對生者的祝福。這種觀念也體現了古人對於生死輪迴因果報應的信仰。

總而言之,「陰陽兩利」是一種兼顧陰陽兩界的思維,強調透過某種行為,讓已故者和在世者都能得到好處,是一種具有傳統文化意涵的概念。

文章標籤
觀音鸞訓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鳳邑觀音堂 的頭像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