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音鸞訓-『森羅萬象』
乙巳年四月初九期
本堂功過司城隍尊神降
詩:
因境染污世味身,
悟澈真經了果因;
不執外相無明破,
翠竹黃花般若心。
示:佛真法身本自清淨,猶如虛空隨形應物、隨緣妙用,無所障礙,亦森羅萬象之本體也,是吾人如來藏法性之體,人人本自具足,本不動搖;本不生滅,能生萬法,但言語道斷;心行處滅,唯証方知。眾生不能証得何以故?乃因起心動念意識作祟、唯識所變,讓一真法界成六道。
修身學道旨在「明心見性」,見性即回歸清淨本體,此體能生萬法,卻妙有非有、真空不空,空有不二,體用一如也。惜哉!眾生迷時清淨成染污;圓滿變欠缺;光明成無明,染污即煩惱生、執相成,悟者智慧明,照見種種色,心鏡明,森羅萬象影現中,鑑照一切善惡、順逆無所遁形,心地一塵不染,此即為諸佛。菩薩一再教化世人:當「六根」觸「六塵」,不起「分別」 與「執著」,「真如」自現,「無明」破,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!
諸生於世境色相無常中,要能遇緣心常如如,守住本心,不為所動,則森羅萬象亦吾法身之應現,不就是「青青翠竹盡是法身;鬱鬱黃花無非般若」之寫照乎?諸子悟之是幸!
此示
註:
森羅萬象:森:衆多;羅:羅列;萬象:宇宙間各種事物和現象。指天地間紛紛羅列的各種各樣的景象。形容包含的內容極爲豐富。
言語道斷;心行處滅:以言顯義,得義言絕,義即是空,空即是道,道即是絕言,故云言語道斷。心行處滅;謂得義實際,更不起觀,不起觀故,即是無生;以無生故,即一切色性空,色性空故,即萬緣俱絕;萬緣俱絕者,即是心行處滅。意謂究竟的真理,不是言語所能言說,也不是心思所能想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