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觀音鸞訓-『法理通達』

法理通達.jpg

甲辰年十二月初八期

本堂副主席二菩薩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詩:

迷昧輪轉於多生,

明心智慧德相成;

法理通達了生死,

海印森羅性海窮。

示:眾生之根器,千差萬別各個不同,聞法悟性則有程度之深淺、遲速之分。明者遇緣聞法即時頓悟,徹底放下自我意識,悟得了看得破放得下,自性之智慧德相當下現前,如六祖挑水砍柴,聞之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般若智慧油然而生之,德隆於即日。

悟則剎那間,而迷昧者受業力支配,業障重重阻礙道程;愆尤叢集事事罣礙,悟不了看不破放不下,欲超三界了生死歸元路,機會渺茫!今生幸得人身不知修,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時度此身?奢望來生再世得人身聞佛法,恐亦望絕於多生,迷經千百劫。

芸芸眾生本具圓明清淨覺性,圓備顯像之功,能映現諸法實相,若為煩惱覆之,如鏡蒙塵無法見真,應知修行深生般若,妄盡即心澄;塵淨則鏡明鏡明物自顯;心澄性始現,是為「明心見性」。

佛法有無量無邊法門,門門皆通達明心見性之地,唯在此心與道相契,窮理盡性,所謂:「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」,只憑一門深入,悟後起修,三時熏習,去妄除執,而得心澄性定,則「花開見佛悟無生心明智慧淨土行」。

此示

註:

三時」:初日分、中日分、後日分,即中土言之「十二時辰」;亦西方言之「二十四小時」。

文章標籤
觀音鸞訓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鳳邑觀音堂 的頭像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