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三昧水懺緣起與功用-介紹解說

三昧水懺01.jpg

《三昧水懺》是一部佛教懺悔儀式文本,簡稱《水懺》《慈悲三昧水懺》。其精神主軸是「禮拜諸佛發露懺悔發願迴向」,旨在藉由至誠懺悔來消解宿世的冤業或超度亡魂。此懺法的典故源自唐朝悟達國師的故事,他藉由迦諾迦尊者賜予的「三昧法水」洗淨了累世冤業,因此將此法門撰寫成文,流傳後世。

【典故與緣起】

悟達國師的故事

悟達國師曾因一時的名利心而生起人面瘡的怪疾。後在機緣下遇到尊者迦諾迦,尊者以「三昧法水」為他洗淨,化解了與宿世冤家晁錯之間的冤業。

懺本的緣起

為報答尊者的恩德,並紀念此「三昧水洗冤」的殊勝因緣,悟達國師將此過程與懺悔儀式撰寫成文,命名為《慈悲三昧水懺》

核心精神與內容

禮拜諸佛:在儀式中,首先要向諸佛、菩薩等三寶虔誠禮讚和供養。

發露懺悔:針對過去所犯的種種罪業,向諸佛、尊法、聖眾一一至誠地懺悔。

發願迴向:懺悔後發下種種願,並將所集的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。

功用與意義

消除業障:幫助眾生洗淨身、語、意所造的罪業,進而消解累世的業障。

化解冤業:透過儀式中的懺悔與迴向,化解與冤親債主之間的冤結。

超度亡魂:迴向功德,使亡者得以解脫。

積累善根:藉由懺悔的功德,增加善根福德,並增強內心的力量。

文章標籤
介紹解說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鳳邑觀音堂 的頭像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