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如何解讀「經」文 -介紹解說

解讀經文.jpg

佛經是誰寫的?

佛經佛陀的弟子記錄、結集出來的。佛陀去世之後第四個月,他們在王舍城外的七葉窟,將佛陀的一生所說的言教結集起來,當時大迦葉尊者為主席,由阿難誦念出來,最初結集的是阿含經分為四種阿含長阿含中阿含增一阿含雜阿含

經典是法寶,見經如面佛,佛教徒非常重視經典受持讀誦。在大乘佛教中有十種修學經典的方法:書寫、供養、施他、聽聞、讀、受持、說、誦、思惟、修習,稱為「十法行」。這十種學習經典的的方法,若對照三慧的進展,前八項屬於「聞慧」,第九項是「思慧」,第十項是「修慧」,如此次第修學,可穩定慧學的基礎。

解讀經文需要透過多種方式,才能從中獲得啟發智慧

書寫(抄經):以恭敬專注的心態抄寫經文,有助於身心安定。

閱讀(讀經):專注於經文的文字,有如照鏡子般反省自身的行為與心念。

持誦(誦經):將經文熟記於心,隨時提醒自己經文的教導,並將其融入日常生活。

解說(說經):闡釋經文的深層含義,幫助他人理解其智慧。

思維(思經):深入思考經文的義理,進行內在的體悟。

修習(行經):依照經文所教導的法則去實踐,在生活中真正落實經文的智慧。

文章標籤
介紹解說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鳳邑觀音堂 的頭像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