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音鸞訓-『海印三昧』
乙巳年三月十一期
本堂正主筆司三菩薩降
詩:
清明煙雨海音潮,
流星閃爍剎那消;
到得那時還無事,
放下執念任逍遙。
示:人生過境似煙火綻放之瞬間;亦有如曇花一現之短暫;又如流星劃過虛空之閃爍,當繁華過後還留下什麼?是回憶或落寞,還是歡樂?此道是繁華落盡見真淳,再回首始知平平淡淡才是真!煙火之綻放,曇花之一現,流星之閃爍,剎那無常!而人之一生呢?天地運行不息,日月東昇西墜與煙雨海潮,千百年來如常不變,易變者人心也!
吾人往往拼命追求虛幻不可得之物,而落入「愛、憎、取、捨」之習性,不知擁有才是煩惱之始,誤認現象界之虛幻相為真實,緊追不捨,執取不放,直至生命盡頭仍不停歇,隨業再轉,無有休止。
山巒煙雨之聚散無常,與海潮之來去自如,本如此緣生緣滅,而心本無生因境有,外無境而心不生;內無見則境不立,身處外境紛紜,而心不染著、不受其擾,眾德同時炳然圓明顯現回歸本心,即海印炳現三昧門也!
人在紅塵浪裡漂泊無定止,於宦海浮沉紙醉金迷、五光十色之迷霧中,還能悟道修真重拾赤子之心者,難能可貴!雖亦曾魂縈夢繫於恩、愛、情、仇種種假象中,而今繁華過後,曉知歸於平淡,取決於根器之深淺,遇緣悟性之不同,與心境之轉化。
三千繁華,不外於內心平靜,心隨萬境轉,隨流認得性,心性安住智慧自顯,超然灑脫步步生蓮,功德圓滿矣!願諸子識本真返故鄉,法行勘破世間夢,了境當下空;心澄性定菩提現,火焰化紅蓮。
此示
註:
『海印森羅常住用』又名「海印三昧」,是說「真如本覺,妄盡心澄,眾德同時炳然圓明顯現,森然交羅,常住不動;猶如大海,風息水澄,萬象齊觀」。
這是形容比喻海印,大海就像一面鏡子,四周的景象都能夠倒影到海面。大海比喻我們的自性、真心。自性是清淨,不動的,就像海水沒有風浪的時候,它是靜止不動的。印是倒影,海周邊的景象倒入海當中,大海就像一面鏡子一樣,它就照得清清楚楚。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,這個就叫「海印三昧」。
『森羅』是萬事萬物森然羅列。我們看到宇宙萬法,萬事萬物森然羅列,排列得非常清楚。『常住』是永恆。永恆才叫常住;如果不是永恆的,那就叫無常,無常是不斷在變化的,常住是永遠都沒有變化的,永恆存在的。『海印』,「佛所得之三昧名,如於大海中印象一切之事物,湛然於佛之智海印現一切之法」。海印三昧是佛所證得的。永遠保持捨受,身沒有苦樂,心沒有憂喜,就叫三昧。沒有妄想、分別、執著,這三種煩惱習氣也沒有了,海印三昧就現前,就成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