觀音鸞訓-『修身悟性』
甲辰年十月十二期
本堂正主筆司三菩薩降
詩:
滾滾紅塵浪滔天,
人生歲月幾拾年;
勸君早覺修身路,
脫落身心樂似仙。
示:紅塵滾滾,不知埋葬了古今多少英雄豪傑?娑婆聚散,浪跡天涯,幻海浮沉,返本還原怎可期?凡情塵欲罷不了,欲使還真更為難。人間一回數拾春秋,任汝爭來名利、財富倉庫滿盈,卻亦喚不回剎那陰陽交流!人生歲月,沉淪苦海茫茫,不知何處是歸途?何如早覺修身寶,回頭是岸,否則一旦人身墜落,何時離塵出世間?
嘆哉!世間一切萬有如夢幻泡影,稍縱即逝,老死、少長混沌一世,順陰陽而歸六趣,此乃功夫,一如蜉蝣朝生暮死、死死又生生,無有盡期,何異?諸君可知「朝見花開滿樹紅;暮觀落葉樹還空」,細思花開、葉落悟無常。
人之生,生來也靜;其意也善;其念也清;其行也明,欲使還真,還須煉就「外不受六慾之牽;內不迷七情之困」,「常清、常靜」自見如來,「不睹、不聞」當得色相空,了三心、空四見,致虛無可歸元矣!
大道不修,千生受劫;入聖門不悟性,萬世流浪生死,若要出迷入悟,惟將心性修;倘希超凡入聖,應把塵緣俗情斷,藉假煉真;以事磨心,覺「色」,身心是幻,身心脫落,成就清淨法身,超脫輪迴路,了脫生死就在當下。
此示
註:
三心:就是過去心、現在心、未來心。過去如幻,是空。現在稍縱即逝又馬上成為過去進入未來,也是空。未來如幻如化,仍然是空。三心是既然空,那空性在我們的本性上所起的作用就是空。三心是空,去三心活在當下就是超越了時。三心了不可得,空無自性,無所得故,應當離,不應生心貪著自性可得,自性空性不可得故,故名離三心。
四見:
佛說的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」這個相是粗顯的,是「心外」的「執著」;「我見、人見、眾生見、壽者見。」是「心內」的「執著」。現在要「降心離相」,不但「心外」的「我等四相」你要把他離開,就連「內心」裡面細的「我等四見」也要把他離開,這就是總結。總結到須菩提所問的:云何降伏其妄想心的這個問題上。肯定的告訴了你,不但要離「我等四相」,「我等四見」也要離開,這樣,你的「妄心」就能夠「降伏住了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