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觀音鸞訓-『人生真義』

人生真義.jpg

乙巳年三月初四期

本堂正主席觀音佛祖 降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詩:

佛法無邊在心間,

超凡入聖豈等閒;

慧劍高懸離諸相,

明珠照耀性輕安。

示:縱觀天地萬物、山河大地、草木蟲魚、飛禽走獸等,各有其生命之特點與習性,皆依各自軌道運行不息,並不相妨礙,故云:「色類各有道各不相妨惱。」表面上看似存在,實則如夢幻泡影一般,隨時都在生滅。吾人在探究其真理所在,並非是在否定其之「」,而是由「」深入,看透其真相本即虛妄。

何以故?在有形世界,吾人所見、所思乃暫時之顯像,如同「鏡中花水中月」,觀之真實存在,但水中撈月鏡裡摘花終究一場空,若明此理,則能以超脫之心態,來看待世間一切,不再為虛名假利所迷;為憂悲苦惱所縛。

世人貪生而怕死,執其得方有所失之憂,渾然不知生死喜憂得失亦在生滅之數,難以久長!何不從窗外樹葉「春來發芽秋去落葉」之相中見其空性。在春風中綻放生機,於秋雨裡還歸於空,歷經四時更迭各展其能,順天應地遵大自然法則,吾人亦應天律地規「」之程,緣來諸法仗境而生則應,緣去即離,不與之攀比,人之一生亦復如是,執著何用?

大道至簡「無言而化育蒼生無私而普濟群黎無為而無不為」,通達此理者,凡事不苛求、不計較,無事心不空事至心不亂大事心無畏小事心不慢,自得理,事圓融,事事無礙。奈因人心複雜,庸人自擾,加之慾無邊,致苦無涯煩惱無盡,由境生心紛擾難平,怎得安然見自本真乎?

真正之修行,並非追求艱澀文藻、高深法理與有相戒規之守,都是表相,難入本心,應從「」中領悟人生真諦,身心時刻浸淫在法華中,三時薰修,澈悟宇宙實相,才能勘破色相不二色空不二性相一如。外於相離相,不執於物;內於空離空,不著於心,澈底放下,對一切名相所產生之煩惱、痛苦,讓心輕安、清涼、安穩、寂滅、安靜,亦只在一念間反轉耳!

生命在呼吸間極其短暫無比,一口氣不來,萬事皆休,了知生死事大、無常迅速,惟求了脫,捨此何求?諸生福報上法舟聆聽正法,藉法水甘露洗去無始塵垢、污穢,使本有明珠光芒發露,原有之慈悲智慧展現,「照亮自己利益他人」,才為人生真義也!

此示

註:

三時:指早晨、日中、日沒之時。

薰修:指焚香禮佛、修養身心,淨心修行。

文章標籤
觀音鸞訓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鳳邑觀音堂 的頭像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