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『共結善緣』

共結善緣01.jpg

甲辰年十月廿六期

本堂副主筆司註生娘娘   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詩:

檀香裊裊滿堂光,

設教揮鸞沐儒風;

觀音聖地圓使命,

柳筆桃枝醒愚矇。

示:觀音聖地修子同心一志,道氣沖雲霄,輕煙繚繞,滿室飄香,沐浴法華,氤氳靈氣聚善堂,諸生緣起共聚,隨緣各應來自四面八方,參聖駕悟真如啟愚矇,只求精益求精再向前,無論是砌磋為人之道;抑或法華之悟參靈性之提昇,砥礪心志不退縮,佳緣匯集,難能可貴,實宜珍惜再珍惜!人與人之間,誠信以對,和諧圓滿,言行舉止合於理,不踰矩,事圓滿、理圓滿,法界自然和合圓融。

觀音道場十方共住,與眾生共結善緣,桃柳演妙法,更可共參聖音法理以明心,並非群居終日言不及道、勾心鬥角、尋謀私利、好行小慧,若此於人、於己、於道業之推展、心性之圓明,又有何益?

五濁惡世,人海茫茫,聞法者多,習正法能入本心,鮮矣!成己者,修煉至誠之人格,自覺、自利乃「」,成己之德,謂之「獨善其身」;成物者,成就萬物回歸本性,覺他、利他乃「」,推己及人,謂之「兼善天下」,亦即中庸云:「成己,仁也;成物,知也。

末法之秋,有志修道者愈來愈少,沽名釣譽者多;追求道德修養者愈來愈少,貪圖名利者眾。諸生立志修行,當知捨「眾生壽者四相而棄四見,由粗入細;由外而內,融入法義經要,於觀音妙理中持修性德,合內外陰陽之道,成就如是莊嚴功德,回歸清淨圓明則幸甚!

此示

文章標籤
觀音鸞訓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鳳邑觀音堂 的頭像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