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觀音鸞訓-逆來順受

逆來順受.jpg

本堂副主席二菩薩降:

詩:

天理報應復循環,

案證如斯今古傳;

尚望痴人能覺醒,

回頭是岸固根源。

示:世人之因不能「知足」,故罔顧天理、道德、良心,袛要是在「」字當頭上爭執,連親情、手足甚至骨肉,都不比「」之需要,是故,一位被利慾薰心之人,其之所作所為,可言是無所不用其極,做出令人髮指之惡行,古往今來,類此之案證不勝枚舉,在芸芸眾生之中,所發生之一景一幕,固然有者是善惡因緣之湊合,而所延續下來之果報,但是今生之咎由自取,昧己造因是佔多半也!

吾之鸞下,亦有人承受此莫白之委屈,雖然其早受佛法薰陶,了悟「逆來順受」之真理,從不怨天尤人,且一直將泣血椎心之人生歷煉,當如修行中之考驗,愈磨愈堅定,悟道修佛之心,令吾佛足感欣慰!然而,為不善者卻至始至終並無絲毫之悔意,反而日復之變本加厲,真是使人寒心,仙佛教化蒼生,有慈悲之心,亦有金剛怒目之一面,如同師長之教導學子要恩威並進;寬嚴並施,方能使頑石點頭,如果一味之姑息,亦有助長惡者氣焰之勢,一旦燎原,則不可收拾也!誠如人身之病痛,一發覺即要馬上服樂療治,如果明知有病,卻疏於服藥治之,所謂之「養癰為患」,病入膏肓即無藥可治也!

為不善之人,往往在福中不知福之人,此等徒輩,欺善怕惡,畏強壓弱,在自己家中作威作虎,一出宅門,卻是如寒蟬之畏縮。委屈求全之人,任索任求,毫無招架之力可與人爭短長者,所以冥冥之中皆有定數,「人善人欺天不欺;人惡人怕天不怕」,為不善之人,天自降不善者治之,願世人還是好自為之是幸。

此示

文章標籤
觀音鸞訓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鳳邑觀音堂 的頭像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

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