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觀音鸞訓-『了脫生死』

了脫生死.jpg

癸卯年五月十七期

本堂監察天君靈官王天君  降

詩:

成仙證佛豈等閒,

苦樂由心寂靜觀;

格物致知行中悟,

脫卻凡胎謁聖顏。

示:紅塵浮沉幾拾春秋,嘗盡了人情冷暖、世態炎涼,看透了人生百態,「貪、嗔、癡、愛」到頭成空,方知人生如夢似幻,強求何益?芸芸眾生受累世自作業因,而有「富貴貧賤,壽夭窮通」之別,焉何他人幸福美滿,而吾卻支離破碎,乃因他人早植福田善籽,今世開花結果,享受福祿綿綿,而我前虧陰德,自斷福慧之根,今生緣熟受報苦楚連連!

然愚痴之世人不究其真,用行善佈施來解冤釋結,反而汲汲營營圖謀名利、偏邪行事,再造愆尤,縱有少數之人知行善佈施,亦多為「住相佈施」,如人入闇,即無所見;或為企求「人天福報」,皆屬短暫,有朝福報享盡,還墮四生六道再遭輪迴之苦!

人生之路本即崎嶇難行,人人皆有不同因緣,故有不同之考磨,面對「」,有人無語問蒼天!有者恨天怨地之不公,而修行者當知因果使然自作自受;逆來順行坦然處之。

修道本即要深入探究「生命之道」,如何「了脫生死」才是今生課題,了解萬法「物性」與「理性」互為因果,喚醒心靈深處之「覺性」,即儒家修養工夫,從「格物、致知」著手,窮究宇宙萬法之原理法則,剖析世人之所以深陷物慾漩渦中無法脫身之因,乃愚痴迷昧之世人一味追求物慾,受利益薰心,自認為真之虛妄假相,本心蒙塵無法見自萬法實相也!

而在聖門學修,有了法雨甘露潤澤身、心、靈,接受清淨思惟教育,長期薰陶洗禮下,漸漸消除自我本位與法執之去除,雖置身諸多因緣法中,靈性之修養,多少已超越物質欲樂之上,能尋求靈性層次之提昇,落實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」之真修實証,從人道瑣事中體行「仁義道德」與聖凡雙修」之真正意涵,所謂:「無凡不養聖,無聖凡難遂」,唯有「凡雙修」,才能啓開智慧,菩提方有成証之日也!願諸佛子用心了澈生死大事為要。

此示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觀音鸞訓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鳳邑觀音堂 的頭像
    鳳邑觀音堂

    鳳邑觀音堂

    鳳邑觀音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