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修身心法』
甲辰年十一月初十期
本堂副主席二菩薩降
詩:
人間正法了真因,
妄盡還源脫苦塵;
三業清淨無明盡,
覺行圓滿法界身。
示:古今聖賢仙真所傳之修身心法,在儒曰:「返觀自心,非禮勿視;克制邪妄,非禮勿聽;保持正心,非禮勿言;平靜無妄,非禮勿動。」與道家云:「視之不見,聽之不聞,吸之不知其香,食之不知其味,並非不見、不聞、無香、無味,而是眼、耳、鼻、舌觸塵而心無所染之。」而佛家言:「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此四相由心意而生染,修行者須破四相。」
此乃三教心法,雖然其文字表述有所不同,卻都出於心之本用,此中心意無明,風滅識浪即止,令心猿制、禦意馬、閉六門,四相忘形、五蘊皆空,則近道矣!
心為萬法之源,萬法歸心,是心作佛,心可以是天堂;亦可做地獄,眾生無明造作,以心生心故妄心,使之常處地獄猶不自知,所以六祖云:「心是地;性是王,王居心地上,清楚明白一切法由心作主,心在本性在、覺性存,身心必然安住不施功。」
法法在世間,正法不離塵,覺性本真,人卻受塵相識浪擾心;幻境引誘身心迷色,一迷再迷,難見本真,是故,三界仙真、聖佛不忍眾生身心迷境無法自拔,紛紛倒裝下凡,廣佈大道傳真救世,無不企盼迷昧眾生聞法了真、出迷入悟。
開啟心源,使「身清淨」,行、住、坐、臥皆威儀;「口清淨」,蓮華妙心栽;「意清淨」,寶月映琉璃,「身、口、意」三業清淨,無明盡亦無老死盡。心鏡澄明,海印三昧、無相不現;識浪不生,妄盡還源,覺行圓滿也!
此示
註:
六門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是謂六根,入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等六塵境時,是謂六門。
海印三昧:梵語。又作海印定、海印三摩地、大海印三昧。華嚴家以此三昧為華嚴大經所依之總定。佛說法前,必先入定思惟法義,以及審查根機。如說法華時,入無量義處三昧;說般若時,入等持王三昧;說涅槃時,入不動三昧。華嚴經七處八會中,每一會均有別定,即第一會入如來藏三昧,乃至第八會入師子奮迅三昧。海印三昧即此七處八會所依之總定。海印者,約喻以立名,即以大海風止波靜,水澄清時,天邊萬象巨細無不印現海面;譬喻佛陀之心中,識浪不生,湛然澄清,至明至靜,森羅萬象一時印現,三世一切之法皆悉炳然無不現。
識浪:(譬喻)心體之真如,譬如海,諸識之緣動,譬如波浪。楞伽經一曰:「水流處,藏識轉識浪生。」